【環保學舍】50年歷史火柴盒小學脫胎換骨 學生:新校舍令上堂變得很有趣

升學教育

發布時間: 2023/03/14 17:09

分享:

分享:

新成立的「校園電視台」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展現個人才能。(受訪者提供)

「火柴盒學校」是本港最早期的標準獨立校舍稱呼,曾經也是順應社會變化的革新產物,以取代「天台小學」。時移世易,空間細小且課室數量不足的「火柴盒」,已成窒礙學生發展的主因之一。聖公會聖約翰曾肇添小學在2019年前,便是全港僅餘27間「火柴盒學校」之一,經過前後3次申請,歷時5年的籌建,終脫胎換骨。校長金永添感慨笑言:「全體老師、學生以及家長,都參與了這次翻新工程。」

聖公會聖約翰曾肇添小學(前稱聖公會聖約翰小學)的舊校舍位於觀塘坪石邨,面積不足2,000平方米,僅得24個課室,禮堂面積細小,難以容納全校學生,而平日的校隊培訓,亦因欠缺場地而要在社區體育館等地點進行。過去縱然「先天不足」,但老師們卻將限制變成特色,營造溫馨有愛的「細校文化」。

校長金永添說:「但空間問題始終限制了學生發展,所以早在我到任校長前,就已有過兩次遷校申請,可惜都不成功。」及至2014年,學校發現同區的安達邨將有新的建校計劃,遂立即申請。校長指,一個月內需提交申請計劃書等各樣資料,時間緊迫之餘亦要和其他申請者競爭,殊不容易。「要面試然後等結果,都差不多等了半年,又忐忑又期待。」

新成立的「校園電視台」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展現個人才能。(受訪者提供)

貫徹舊校凝聚氛圍

成功獲批搬至安達臣道發展區的新校舍,面積較舊校大幅增加3倍,屬後千禧校舍。校長指工程展開前,學校能一起參與設計。「當然課室數量、課室大小、球場大小等都是按固定標準規格,但怎樣放置在整個建築物中,以至細節如電掣、上網位置等,我們都可以提出意見,這對老師實際使用上幫助非常大。」金校長搬校後最在意的,是貫徹過去的「優良傳統」。「我們希望保留原校的親密感,不希望空間變大了,大家的關係卻變得疏離。所以刻意將師生,以及家長接觸的空間安排在地面及一樓,像是家長資源室、教員室等。」

即使校舍變大,還是要多花心思才能將校園功能淋漓發揮。「圖書館的規格已固定,所以我們合併語言室,再加上門口延展的戶外空間、花園,讓閱讀區域大大增加;禮堂與學生活動空間靈活變化,既可按需要拉出間隔,亦可盡用空間。」新校舍的設計更獲「綠建環評」金獎,校長介紹道:「我們自資在天台鋪設太陽能光伏板,多達200多塊,參與上網電價計劃,所得部份收益撥入獎學金,回饋到學生身上。」

校內每間課室均配備互動觸控顯示屏,讓電子教學融入課堂,增加學習趣味同時刺激互動性。(受訪者提供)

以往校舍空間有限,學校經常需要借用社區設施進行活動。遷校後,寬敞的校舍讓多個活動可以同時進行,學生活動不再受時、地所限。在此有利條件下,學校積極開辦新項目如劍擊隊、管弦樂團及校園電視台等,讓學生有更多參加不同活動的機會,盡展潛能。

學生最愛課室新設備

今年分別就讀五年級及六年級的謝鍶楠、謝銥楠同學,經歷過「火柴盒」舊校,來到新校舍,兩位同學大讚校園既新且大,興奮不已。「以前學校有點殘舊,但現在學校好大好新好靚,而且有很多新的設備配合上課,令上堂變得很有趣!」謝同學所指的課室新設備,即是全校每間課室配備的互動觸控顯示屏,讓平日的教學立時更貼近時下生活,難怪讓學生讚不絕口。

謝鍶楠(左)、謝銥楠同學(受訪者提供)

「而且特別室多了很多!像是STEAM ROOM、視藝室,連電腦室、音樂室都比以前大好多,也靚好多!」「而且圖書館好大,裏面有咕𠱸、梳化可以坐着看書,外面還有花園!」小孩子的雀躍毫不保留,爭相如數家珍地列舉喜歡的新變化,搬校及籌建過程的勞累,已遠遠值回。

家長開心參與校服設計

遷校過程中,學校廣泛收集家長和學生的意見。「諸如校服、校車、午膳籌備小組也有家長代表參與其中。因為建校得到資助,校名亦因而改了,印有校名的都要重新改過,亦因此順勢重新設計了校服。」校服款式對於學生以及家長而言事關重大,參與整個過程的家長教師會主席洪美蓮家長回想當時,尤其滿足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4
+3

「好開心可以參與設計,真的是由零開始,不用受過去框架限制。」從家長角度,孩子的校服首要舒適,其次穿着時行動便利,最好更能兼具美感,予人「醒目」的學生印象。「我們收集意見,有過討論,然後大膽提出女孩子穿裙褲的校服建議,既方便行動亦保留校裙的款式;男孩子則夏天上衣不束腰、冬天不結領帶,適合這個年紀好動的孩子特點。」洪女士笑言不只女生的裙褲大受好評,新校褸同樣深受學生喜愛。「因為款式是棒球褸,穿上去舒服之餘也好看,不少學生甚至當作便服穿呢!」

記者:王嵐